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上一篇文章讲到了以智能识别助手为例的AI与数据治理结合范式,迪塔维可信数据空间V5解决方案中数据中台、AI引擎与零代码工具三者之间其实都存在着相互联结的关系,在不同场景中不断探索着新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接下来的系列介绍将围绕治理和应用两条线进行深入探讨。

回想一下:学院每年填报各种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导师资格审查表,是否总要重复填报、反复核对?虽然建有校级数据中台,但学院多采用线下电子表格的管理模式,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和数据中台的有效对接,支撑学院考核业务的教学、科研数据没有一个权威数据源,线上接口开发又要等信息化部门排期。这些看似普通的“小麻烦”,其实是学院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大障碍”。因此,建设一个集聚数、管数、用数于一体的学院数据中心已是势在必行。

迪塔维零代码开发平台(应用中台)“竹简”经过两年的迭代,内向形成了更丰富、更灵活的组件仓库、应用集市,零代码快速构建能力再升级,外向实现了与数据中台、AI引擎的无缝打通,如对接API、数据自动填充、纠错反馈、自动回流等。“双向”驱动,灵活升级,成为可信数据空间V5解决方案中“理应在一起”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就以学院数据中心建设为例,一起来看零代码平台是如何助力学院因地制宜开展信息化吧!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学院数据中心是全校总体规划,一学院一方案、分学院实施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将院、校两级数据有机结合,为学院提供可定制的组件服务能力,构建既能满足学院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融入学校整体信息化框架的分布式数据中心体系。主要包含:用于汇聚数据的数据底座,用于提供应用构建能力的组件仓库用于展现数据价值的院管应用三部分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千院千面-不同院系个性化首页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千人千面-学院不同岗位个性化首页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万象容舱-用户端页面个性化配置

聚数:“UCP”三级数据汇聚 上下双向数据交互

学院数据资产融合包括校级下发数据(U)、学院数据(C)和个人补录数据(P)三部分,通过行列融合、互为补充实现学院数据资产的融会贯通、良性循环,并通过“UCP”数据标签加以区分,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每个学院数据中心均支持与数据中台、应用系统实现双向数据交互,在数据型应用(如年终考核、一表通)及服务型应用(如各类日常填报)中实现基础数据的自动填充,减少重复填报,同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学院数据资产融合情况

管数:组件仓库&应用市场 轻松上手自建应用

学院数据中心提供能力公共平台,脱胎于“竹简”的零代码拖拽式应用构建能力,“组件级”(组件仓库)、“页面级”(应用市场)两级榫卯赋予学院自主构建轻流程类、综合型数据应用的营造法式,100+应用模板覆盖学生应用、教师服务、党建工作、科研服务等常见场景。模板开箱即用,学院间可共享,结合数据实体连接、分析建模及自动填充项设置,实现自动取数,让数据与应用紧密联结,“零代码”真正服务于学院自建应用生态的鲜活发展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组件仓库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应用市场-模板共享

用数:孵化学院特色应用 业数融合生态闭环

依托学院数据资产融合和两级应用集市的零代码构建能力,学院数据中心可快速孵化符合学院自身需求的特色场景应用,如服务于资产配置优化的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服务于师生日常的会议室预约应用、服务于院领导数据洞察的主题看板等等,通过“竹简”构建的应用提供数据纠错反馈入口,打通数据中台质量管理模块,形成“应用反哺治理”的业数融合闭环。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当零代码遇上数据治理|看学院数据中心如何“汇聚管用、因地制宜”

图:各学院特色场景应用

结语

学院数据中心聚数、管数、用数三位一体,既是数据治理下沉至院系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零代码平台助力学院因地制宜开展自主信息化的必经之路。理应在一起,不是简单的治理+应用,而是相互赋能、螺旋上升。V5解决方案的三驾马车,势必会在更多的应用场景里找到更好的融合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大化的数智转型。更多场景,敬请期待——

上一篇:

相关新闻